精确诊断、精确定位、精彻清剿

手术人满为患,放疗门庭冷落 ——百年抗癌战中的认知错位

来源:精放医疗医学 更新时间:2025-06-16

前言

公元219年樊城之战,关羽身中毒箭,“神医”华佗实施了一场载入史册的手术——剖臂刮骨。这位武圣谈笑自若、弈棋饮酒的英姿,被《三国演义》浓墨重彩地描绘为冷兵器时代的“外科神话”。

在现代,手术在战伤救治中同样可出神入化,清创缝合、止血修补、异物取出、器官更换等手术占有绝对优势,而在抗癌战场上,相较手术这个“冷兵器”,现代高科技的放疗更显优势——因为放疗百年已精进到精准放疗时代,犹如精准制导的“远程导弹”,指哪打哪,打击肿瘤稳、准、狠,疗效肯定,整个过程无治疗风险,已让人刮目相看。

01 历史塑造的手术崇拜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传奇,在年画、戏曲和文学中流传千年,固化了一个民族对“外科手术≈包治百病”的集体记忆。这种文化基因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催生出一种根深蒂固的“手术情结”:无论生什么病,用刀都能手到病除!

所以在今天,当患者确诊癌症时,“开刀切除”成为本能反应,仿佛肿瘤只要被取出体外就能一劳永逸。于是我们无奈心痛的看到:很多知名大医院的手术台人满为患,病人为了“挨上一刀”挤得“头破血流”,有的甚至因为排不上队而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然而,极具高科技含量的放疗,却被错误地认为不能根治肿瘤,成为“癌症晚期”的救命稻草,导致早期肿瘤患者很少有机会得到放疗。这种肿瘤治疗“手术为大”的基因传承和“放疗无效”的认知偏差,不仅在社会中普遍流行,在医疗系统内部也同样存在。更有甚者,五年制医学本科教育中,放疗专业课程长期缺席,导致肿瘤医生对放疗进展知之甚少。“以上诸多原因导致患者要找到放疗医生比买彩票还难,放疗自然门庭冷落。”著名肿瘤专家夏廷毅对此痛心疾首,主动采取“让放疗伟大”的行动。

02 百年发展的放疗优势

放疗的进化史,是一部被遮蔽的核能裂变技术革命: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和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核素后,利用放射核能在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不断发展,特别是肿瘤的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设备技术像核裂变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放疗从“火炮时代”跃迁到“导弹时代”。

“放疗是为治疗癌症诞生!”夏廷毅的振臂高呼打破放疗百年沉默,他强调,放疗将核能聚焦形成威力强大的利箭,所到之处就能把肿瘤干掉,治疗过程无创伤,没有手术外科的系列风险,既不会直接损坏组织器官,还能刺激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清剿癌细胞,理应成为很多适合放疗病人的优选。

图注:夏廷毅教授门诊中

夏廷毅犀利指出:“尽管放疗技术迭代迅猛,临床应用的诸多优势充分展现,却始终被困在医院的地下室,如同三星堆宝藏深埋地下。百姓看不见它,自然不知道这颗核能科技打造的明珠已如此璀璨。”这种物理空间的隐匿,恰似其学科地位的缩影:在相当长时间内,放疗被错误归类为“医技科室”而非临床学科,直至2020年才被国家学位委员会优化调整为肿瘤临床学科。

图注:2020年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了调整优化放射肿瘤学等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的通知

03 先进原理的认知觉醒

真理或许会迟到,但不会被永远埋没!在科技发展的长河中,拥有着先进原理的放疗技术逐渐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早期肺癌患者李先生,在治疗时本来首选手术,但当医生告诉他手术因他的心脏原因可能会付出生命代价以及术后肺功能漫长恢复期时,他如梦初醒,在手术台上挣扎了三个小时后逃离,在夏廷毅教授的放射外科治疗下,不仅治疗过程安全,而且肿瘤消失,器官保护完好。

而喉癌患者班先生却没这么好运,他先后三次被手术折磨,换来的是逐渐丧失声带功能和肿瘤复发的冰冷宣判,好在找到了夏教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此时恍然大悟,才知道有精准放疗,让他失声的喉咙竟然重新共振出清晰的音节。

曾有一位双肾患癌的特殊病人,无论是根据肾癌国际临床诊疗指南还是多学科权威专家会诊得到的方案都是分步切除双肾,遗憾的是会诊专家中没有放疗医生,不甘失肾脏的患者费尽周折找到放疗专家夏廷毅,在放射外科治疗后,如今8年过去了,患者健康如初,两个肾脏正常无损。

图注:双肾癌患者影像变化

……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这几位病人在求医过程中最初能够得到的选择都是手术,但最后都在大众的认知落差中幡然醒悟,也必将感染更多的癌症病人在技术方法认知和治疗方法选择上觉醒。

结语

百年前,发现核能的伟大科学家们未必预见这抹幽蓝光芒将改写抗癌史。放疗如同一位带着核能密钥的使者,静候在现代化医院的地下楼层。当夏廷毅们将“放疗科”的标识从地下室移至阳光大厅,当三维放疗计划图上跳跃的能量曲线被公众理解,抗癌战争的胜负天平终将改变——因为“生命尊严不仅在于存活长度,更在于站立着迎接朝阳的姿态”。